2018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 助力江油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
李白故里景区。
李白故里景区内陇西苑景点。
江油市涪江三桥夜景。
李白纪念馆展示的邓小平题词。
李白纪念馆内李白雕像。
俯瞰江油市明月岛公园。
江油市郊一景。
爽朗深秋,魅力四川。秋色盛景之下,四川的美景正大放光彩。
10月25日,由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绵阳市政府共同主办,2018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暨江油“一带一路”李白文化节(以下简称“两节”),在绵阳市江油青莲李白诗歌小镇举行,“天府四川·李白故里”主题在中外游客口中愈发响亮。
这是一次突出“国际化”,坚持“国家级”,注重“实效性”,涵盖世界非遗文化展演、李白文化高端论坛、友好合作城市缔结、四川文化旅游推介等多项活动,展示江油元素的高品质文旅盛会。活动吸引到美国、俄罗斯、印度、德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20个国家70余名政府官员以及国内外知名文化和艺术专家学者等,近距离接触感受“李白出生地中国科技城”的风土人情、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自2003年以来,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已举办11届,成为四川省在全球旅游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节会之一,以及中国西部旅游高端专业的国际性旅游节会。这一节会不仅是四川对外旅游交流、展示旅游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推广全省旅游新线路、新产品和拉动旅游项目投资的重要平台。
李白文化节已成功举办六届,已成为绵阳、江油文化旅游领域重要的节会活动之一,也是传承发展李白文化的重要抓手。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与李白文化节结合,必将推动李白文化走出四川、走向世界,推动四川、绵阳、江油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旅游行业发展的大趋势。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指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深度挖掘巴蜀文化特色资源,充分发挥文化和自然遗产、历史文物在文化传承交流中的作用。今年,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与李白文化节相结合,“两节”互动,相得益彰,是大会的一大亮点,也是四川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和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必将推动李白文化走出四川、走向世界,推动四川、绵阳、江油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文旅融合,涵养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断助推四川从旅游经济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为四川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添砖加瓦。
A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四川旅游主动拥抱全球
文旅融合,是四川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是四川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而四川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离不开文旅互融、互促、互鉴,也离不开四川旅游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2013年起,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注重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等新兴市场,大大提高了四川在境外客源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当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209.56万人次。随着国际合作不断深入,四川旅游在国际旅游版图上占据了重要位置,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及追捧,入境游人次也逐年攀升。去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第22届全体大会、“一带一路”国家旅游部长圆桌会议落户四川成都,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国际化旅游盛会成功举办,四川与世界旅游界进行深度对话和广泛交流,接待入境游客量以每年约30万人次的速度增长。2017年,四川共接待入境游客336.17万人次,同比增长9.9%,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4.47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同时,四川也正紧紧围绕“一带一路”“文化国际交流”“旅游国际合作”,加强宣传,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大国际影响。
赏月、吟诗、书法、观奇景、吃月饼、穿唐装……9月下旬,来自“一带一路”沿线1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参与了“李白故里行”,他们走进“李白纪念馆”、中国酱文化博览园、窦圌山景区、中华洞天等知名文化旅游景点,参与中华一绝“铁锁飞渡”、溶洞漂流、李白诗词接龙等特色活动。本次“李白故里行”获得了来自俄罗斯、斯里兰卡等国家留学生的热情点赞,也让江油美食美景、民俗文化风情备受青睐,并借助全球媒体及社交网络平台传播了四川多彩的自然美景、深远的文化韵味、特色的民风民俗,多维度展示四川旅游的魅力,将李白文化和四川旅游推向全球。
“两节”期间举行的四川旅游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文旅推介会上,我省以及绵阳、江油与日本沼田市、荷兰法肯堡市将全面推介旅游资源,展示文化旅游城市形象,并举行合作和投资成果集中签约,促成一批旅游合作项目集中洽谈,签约一批上百亿元的文旅投资项目。
为了更好地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今年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在多方面下足功夫,将文化和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将重点推进“3+2”(三星堆、峨眉山-乐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杜甫草堂)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工程,并加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藏羌彝文化产业工程,开发民族特色浓郁的重点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
同时,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还将协助开展2018中欧旅游年“点亮欧洲心脏”元宵灯会、“中华川菜世界口味——走进欧盟”等系列活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合作,推动举办“世界汉语与旅游大会”“孔子学院——四川旅游文化年”等系列主题活动。围绕四川旅游国际化布局,坚持“品牌、品牌化、品牌战略”路径,以大熊猫、大九寨、大峨眉、大香格里拉、大蜀道等国际文化旅游品牌为支撑,深化“四川,不仅仅有熊猫”的旅游品牌形象。
B
文旅盛会精彩呈现江油旅游迈入新阶段
今年,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落户江油,将江油和绵阳旅游带入新阶段,也将“李白文化”进一步推向全球。
绵阳是诗仙李白故里、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四川第二大城市,素为西蜀旅游胜地。李白在江油生活了24年,江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李白出生地 中国科技城”的魅力无穷,10月24日至26日,来自全球的重要嘉宾、文化旅游业界的专家学者等走进江油,真切地感受李白文化和江油之美。
“两节”以“天府四川·李白故里”为主题,是一场凸显国际风范、彰显天府风韵、体现绵州特色、展示江油元素的高品质文旅盛会,囊括主题活动、文化交流活动、文旅考察活动、专题活动等四个方面。期间将举办李白文化高端论坛、李白故里考察活动、李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天府四川·李白故里”摄影作品展、大型幻境诗舞剧《李白归来》演出、四川旅游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文旅推介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同时,“非遗世界”文化展、世界民族风情展演、友好合作城市专场文艺演出、世界诗歌名人故乡合作联盟暨友好合作城市签约仪式等对外交流活动,以及地方性特色饮食文化展示等群众性活动也一并呈现。
“两节”是四川旅游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体现。节会以李白文化为纽带,注重文旅交流,加强绵阳、江油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文化、旅游、经贸交流与经贸合作,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战略性引领优势,助力打造四川北部新兴区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增长极。突出开放合作,向国际社会展现李白故里文化整体形象,提升四川文化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李白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以国际化的视野、四川味的表达,展示四川旅游魅力。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绵阳的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北川羌城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14个国家4A级景区,聚焦李白文化、火药文化、红色文化、三国文化、道教文化的江油,是李白文化精品旅游基地,也是大九寨国际旅游环线和三国蜀道文化国际旅游线的重要节点。
《江油县志》中,记载了李白的“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它成为江油构建全域旅游版图的“立意、构图和技法”。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信息革命的深入,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不减反增。当下,在绵阳江油,“文旅+”全域融合在这个城市方兴未艾。今年的‘两节’将“催化”更多文化旅游精彩故事在江油上演。
C
依托资源禀赋李白文化走向世界
依托江油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018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此举办,不仅能够提升四川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更能彰显文旅融合发展的成效。
江油,一座诞生了“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伟大诗人李白的浪漫诗城,一座历经1800多年沧桑巨变的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名城,一座兼具山水田园神韵和现代工业文明的魅力之城。李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名人中仅有的两名中国人之一。1300多年前,带着理想、才华和浪漫,李白走出了江油,走出了四川,也从此走向了全中国,走向了世界。
梳理李白的旅程,一张与丝路文化相关的“路线图”清晰呈现:壮年时经茶马贸易的路线由南向北出川;中年时由西向东,从边地来到中原。这两次旅程,使他有机会接触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深受丝路沿线多民族文化影响。李白的浓浓诗意深深植根于文化旅程之中,滋润着江油城市的气韵和风度。经过一代代江油人的积累和建设,这里拥有全国功能最齐备、规模最大的李白纪念馆,文旅融合的国家4A级李白故居景区,串联李白在江油重要的游踪地的太白国家健身步道,以“李白”和“太白”为形象符号的村社、道路、学校以及体育娱乐、休闲美食更是遍地开花。目前,李白·时光小镇建设、李白文化博物馆、太白祠和李白故居景区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李白文化精品诗舞剧《李白归来》,于10月24日首演。
如今,江油交通十分便捷,境内拥有湿地、平原、山川,拥有李白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依托特色资源,江油的“十大文农林旅融合示范区”“四条文农林旅示范带”和“两个休闲农业发展圈”深受周边游客青睐。2017年,江油GDP实现384.6亿元,全年旅游总收入达97.96亿元,同比增长22.33%;接待游客736.41万人次,同比增长21.42%,荣获“四川省旅游强县”称号。
除了李白文化,乡村旅游也是江油的重头戏。到今年已连续举办六届的“李白故里乡村文化旅游节”,让大康镇百合花等经典花卉四季可赏,二郎庙镇品豆腐观桃花远近闻名,枫顺乡赏红叶买山货,敬元乡夏季漂流受到热捧,东安乡桂花刷新朋友圈……2017年,位于含增镇的中华洞天景区建成运行,游客又多了一个“网红”旅游目的地;2018年,江油陆续开放的香水太白国家健身步道、青莲牡丹文化、大康辛夷花观光等“旅游大餐”成为江油四季特色。
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是江油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重要途径、重要引擎。尤其是总规模达到50亿元的首只省级国资平台与县级政府合作旅游产业基金的设立,更是延伸“旅游业+扶贫”的触角,激发农业、农村、农民的活力。不仅如此,乾元山—吴家后山旅游度假区、青林口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度假区、华夏历史文化科技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正有序推进;以李白文化为主导产业的青莲李白诗歌小镇步入了国家特色小镇建设行列。
“把全市当成一个大景区来谋划建设。”江油市有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使得农村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城乡之间各种要素融合发展;另一方面,促进农民身份、职业的转换,吸引城市居民融入乡村、参与乡村振兴的幸福事业。
去年,江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启动,举办市外省外旅游推介会7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26.02亿元,生态红利释放进入快车道。据统计,2018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江油共接待游客73.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167.46万元。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