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已禁用javascript,请启用javascript,否则网页无法正常运行
政策法规

2019年全省文化旅游科技教育工作要点

2019-04-17
  2019年是四川文化旅游全面融合落实年。全省文化旅游科技教育工作,要围绕省委大抓文旅经济的总体部署,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务实创新,务求开局就出彩、开局就见成效,为全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动力和坚强的人才支撑。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四次会议精神和全国文化旅游工作会议部署,按照思想认识、精神状态、思路举措“三个跟上”和干劲、节奏、付出“三个超常”的要求,全面落实全省文化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教兴文旅的理念,切实抓好围绕重大文旅发展瓶颈的科技攻关、新阶段文旅融合新理念大培训、突出规范开展制度大建设,坚持以科技和教育培训有力促进文化旅游提质量、调结构、增动能,为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和人才保障,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
二、工作目标
  2019年,全省科技教育工作要全面完成“六大目标任务”:一是建立一批制度,初步形成规范有序的科研、信息、标准和培训的制度体系;二是建设一个平台,初步建成适应政府监管、企业需要、游客方便的全省文旅公共服务平台;三是建设一批研究基地,围绕我省文化旅游重点研究领域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四是开好一个会议,高质量开好第三届文化旅游新技术应用大会;五是开展一轮培训,全面完成全省文旅行业系统管理干部大培训;六是完成一个试点,推动巴中市全面完成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推动以标准促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抓建制度立规矩,形成规范运行新常态。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形成比较完善的工作制度体系,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依法依规办事的工作格局。重点做好急需的制度建设:一是制定全省各类文旅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流程(含指南);二是制定行业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三是制定智库专家管理办法;四是制定科研、标准化、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办法。
(二)抓建平台强服务,推动技术应用上新台阶。
  充分运用现代新技术为文化旅游发展服务。一是全力推动“智游天府”平台建设,全面实现上线运行,建立良好的运行、管理、服务机制,为游客提供畅游四川的最便捷、最全面、最系统、最经济的服务载体,实现公众得实惠、企业增效益、政府好监管、文化有推广的多方共赢目标。二是积极推动文化旅游和科技融合发展,高质量办好第三届文化旅游新技术应用大会,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大新技术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的推广应用。三是积极推动新技术应用,改善和提升现有文化旅游场所装备水平。四是抓龙头作示范,实现数字经济大发展。要积极为省内优秀的文化旅游信息化企业服好务、带好路、搭好台,做大做强一批能力强、潜力大、发展快的引领型企业,培育壮大文化旅游数字产业。
(三)抓科研建基地,推动形成四川科技新优势。
  积极争创全国科研前列。一是广泛宣传和组织好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和文化、旅游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工作,提升我省文旅科研在全国的影响力。二是积极推动设立四川省科研专项资金,积极引导社会科研力量开展文化艺术、旅游等相关专题研究和推广应用。加快建设一批文化旅游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提高科研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效性,积极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三是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写作联系。四是成立省级文化旅游专家委员会和分类别、分层次的专家库,整合社会研究力量,形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四川军团”。
(四)抓育人才强培训,建立四川优秀文旅新梯队。
  建立文化旅游人才培训体系。一是实施领军人才工程。落实文化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推进“天府万人计划”天府文化旅游领军人才项目实施,遴选培养一批天府文化旅游领军人才,扶持推介一批四川文化艺术名家,资助建立“名家工作室”。二是实施乡村文化旅游人才工程。重点针对脱贫攻坚,抓好扶贫队伍、“三区计划”开展专题培训,提高乡村文化旅游带头人赴台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乡村带头人的策划、组织和宣传推广能力和水平,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和旅游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三是实施行业人才提升工程。依托直属教育培训单位和社会化培训机构等多方培训力量,组织开展行政管理、行业管理、专业技能型等系列主题培训,全面提升行业人员整体素质和能力。四是抓好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节目推荐、组织参与等工作,积极争创更好成绩。办好天府文旅大讲堂,推动成为有行业引领性、有品牌影响力的精品课堂。
(五)抓建标准提品质,跨上转型发展新阶段。
  以标准推动文旅服务质量提升。一是建立省文化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善相应的职能职责,形成科学规范的运作机制。二是推动各市州、县市区文化旅游管理部门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作机构。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文化旅游业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促进文化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加快立项和出台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文化旅游资源分类》《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及与运行规范》《藏茶茶艺》《文明旅游行为规范》《旅行社研学旅游管理服务规范》等标准。四是完成巴中市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推动一些地方、企业开展全国标准化试点示范创建。
我有话说
联系我们
扫二微码